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25种药品落地南京4个月,已为老百姓省下1.32亿。截止到4月30日,全市200多家签约医疗机构共计采购量9500万(片/支/瓶),已完成采购量约5800万(片/支/瓶),整体采购进度已超过六成。这其中,基层医院执行给力,不少医院已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全年“指标”。

落地
全省24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执行,
南京整体采购进度超六成
2019年12月23日,全省24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执行国家的“4+7”试点扩围计划。
试点扩围药品包括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25种药品,包括10种心血管疾病用药、4种精神类疾病用药、3种抗肿瘤药物以及治疗癫痫类疾病、肝炎类疾病、镇痛药物等,平均降幅59%,最高降幅达98.61%。

△25 种药品
南京市医保局在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围工作全力以赴,从落地到2020年1月1日,10天时间,南京全市已下订单采购扩围药品2440笔,采购金额近1400万元。据当时测算,这25种品种的降价药,一年有望为南京参保群众节约费用2.93亿元。
截止到今年4月30日,短短4个月,南京全市200多家签约医疗机构共计采购量9500万(片/支/瓶),已完成采购量约5800万(片/支/瓶),整体采购进度达61.40%。经测算,实际节约金额已达1.32亿元。
南京70多家医院采购进度超100%,
基层医院“成绩”很优秀
整体采购进度超六成的背后,是诸多医院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目前南京已有70多家医院采购进度超过100%。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采购进度为125.52%,节约金额达到了1680多万。
药品降价给老百姓带来诸多好处,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遇到一些问题。一个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吃了多年的进口降糖药,看到现在只有8毛钱的降糖药,会对药品质量有些疑虑。这时候就需要医生的耐心解释。
与三甲大医院比起来,基层医院的执行力度强劲。采购进度排在前面的多为基层医院,有的序时进度都翻了好几番。比如截止到4月30日,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进度已经达到501.54%,为老百姓节省金额超过25万元;鼓楼区挹江门社区服务中心采购进度达到134.22%,节约金额超过185万元。
鼓楼区挹江门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吕竹青这样认为,“社区医院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形式已经和社区居民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和患者接触多。也正是这样稳定的关系,使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很高。因此在讲解政策的时候,他们的接受度也更高。”吕竹青介绍。但他们一直以来也都在采取一品双规的政策,充分尊重老百姓的选择意愿,并尽可能多地去给他们解释清楚,让他们能更多的了解“4+7”的药品药效是有保证的。
获益
市民买药费用节省一半,
还可以按时做疾病指标监测
60岁的李先生是南京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并纳入了门诊慢性病管理。平时拿药或者有些小毛小病,他就会去就近的鼓楼区挹江门社区服务中心看病。5月11日,他来做疾病指标监测,而以前这一步他能省就省掉了。
拿2019年下半年来说,李先生买药产生的费用达到4300多元。“因为门慢每年报销是有限额的,为了不让自己多花钱,一些原本要做的检查从来没做过。”李先生说。
这半年来,他一直在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等药物。就拿降血脂和治疗冠心病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来说,降价前每盒42.77元,以一天一片计,一天要花费6.11,一年药费2230元,降价后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优力平10mg*14片,每盒4.41元,一天两片,一天只要花费0.63元,一年药费仅230元,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省2000元。
李先生今年产生的费用1900多元,比以前少了一半。不仅省下了买药钱,李先生还可以按时去做疾病指标监测了。吕竹青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患者,在他们医院还有很多。南京市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受益于25种降价药落地,全市范围内节约费用超过1万元的,已超过500人。
监管
大数据技术助力,
紧盯医院、医生、供应商进度
也有一些医院采购进度跟不上。比如一家三甲医院,完成度为24.58%,相比较4个月33.33%的"任务",差了一些。这一情况就被南京市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监控到了,并在这家医院的条目后面,亮起了红灯。据介绍,南京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于2019年8月30日上线试运行,在全国率先对医用耗材从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结算、支付全流程记录,实现医疗机构监管全覆盖、药品耗材信息全互通、基金使用情况全监控。

△南京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
平台建立了医疗机构采购进度和企业供货进度预警机制、医生用药提醒机制。
比如,医疗机构带量采购品种累计采购量未完成计划进度的(按月)、采购非中选品种超过同类产品采购总量的20%(按月)、回款期超过30天等都将触发预警。医生如果采购非中选品种超过同类产品采购总量的20%(按月),将亮起红灯。企业不及时配送,或者有产品问题也会触发预警。针对这些异常,平台会及时将预警通知到各方。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医院,通过线上平台提醒、线下及时约谈的方式确保带量采购稳步序时推进。
计划
南京争取一年减轻患者医疗负担6亿元
25种药品落地成绩喜人,第二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也已于4月27日在南京市各相关医疗机构全面启动与使用,患者可以按照集中采购价格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和部队医疗机构使用这些中选药品。第二批国家集采32种药品主要为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重大疾病的药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3%。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的同时,持续加大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扩大南京区域联盟,努力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今年南京将继续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挤压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水分,争取一年减轻患者医疗负担6亿元。为此,南京将持续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按计划完成第一批25个品种药品采购量,全面执行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32种药品江苏中选结果。同时落实医用耗材10次带量集中采购和价格谈判成果,扩大区域联盟采购,新组织开展5至8次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价格谈判。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