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医疗保障局

南京市医疗保障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好书推荐丨可比较 可导示 可控制:DRG数字化运行研究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市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3-10-17 12:0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年来,医疗保险改革持续深化,特别是2018年起国家和地方医保局陆续成立,DRG付费作为医保支付改革的重点、医院绩效评价的工具以及医生诊疗参照的标准,得到了快速推进和应用。

南京市在精心开展政策设计的基础上,经过三轮DRG付费模拟测试,于202211日起正式实施DRG付费改革。在推进DRG改革过程中,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DRG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开发上线“医保高铁”DRGs专区和DRGs指数大厅,实时监测医疗机构DRG改革运行情况,精确到医院、科室、医生乃至每台手术,动态提示运行风险,基本建成了可比较、可导示、可控制的数字化运行机制,为优化推进DRG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可比较

内容导读


强化系统谋划,是改革设计的基础——DRG支付方式改革是医保改革的关键,影响面广,意义深远。为科学合理制定好规则,凝聚更为强劲的改革动力合力,南京市医保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改革方案,会同财政、卫健部门以及参改医疗机构,在学习调研兄弟城市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手抓科学分组、一手抓病案规范,牢牢抓住改革顺利实施的“生命线”。

强化政策创新,是改革实施的关键——南京医保部门坚持“最宽松的政策、最高效的经办、最创新的精神、最智能的向导”工作目标,精细化开展支付方式改革。率先采用国家医疗保障局1.1分组方案,创新肛裂、肛瘘、痔病和瘰疬等51个中医病组在内的南京967分组器;建立DRG预算模型,创新职工、居民医保统一测算基准点数,设置级别系数、专科系数、学术系数、高新技术应用系数等调整系数,支持重点专科和高新技术发展;建立预付金制度,明确年度预付和月度预结算时间节点,减轻医疗机构资金垫付压力。 

强化督导调度,是改革落地的保障——南京医保部门深刻认识到DRG改革是一项需要持续精进的工作。改革前,南京市充分征求相关利益主体意见,充分尊重并采纳院方建议,力争让医疗机构最大限度知悉改革政策、参与优化改革政策。改革中,坚持“月分析、季复盘”督导机制,根据运行实际调整政策方向,出台“经办十条”结算口径,修正偏差病组的点数,明确高新技术、价值医疗付费的申报方式和结算口径等,督促医疗机构建立绩效平衡方案,调动医生适应改革、顺应改革、服务改革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改革目标。 

强化经验总结,是改革深化的引擎——南京医保部门注重规律的摸索和经验的总结。本书总结介绍了“南京DRG政策导向、可比较的DRG运行机制、可导示的DRG信号体系建设、可控制的DRG结算方式、医院实施的比较”五个方面内容。


本书目录


样 章

当前,DRG支付方式改革还在快速推进之中,新思路、新政策层出不穷,相较于同类书籍,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01数字化监管

创新打造南京“医保高铁”手机云平台,开发DRG专区管理模块,开设DRGs指数大厅,全天候收集分析医保、医院、医药数据,实时呈现DRG总点值、病组点值、变化趋势,实现DRG改革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


02绩效评估比较

围绕医院级别、类型、费用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设计核心管理指标并公开展示,形成动态的DRG“市场信号”,引导医疗机构从政策实施的被动承担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在运行中相互比较、相互竞争,激发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的内在动力。


03医院改革实践

通过对南京市DRG改革政策及医院改革实际成果进行梳理,获取大量一手资料,构建基于数字化绩效管理为主的DRG政策框架体系,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医保类型、不同诊疗手段乃至不同医生诊疗习惯等维度之间的横向、纵向对比,有助于丰富DRG付费研究体系,为同类型医疗机构调整功能定位、制定院内管理办法、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强化资源支持配套等方面提供参考。 




购买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官方店铺购买